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47章
    “你不可以魂飞魄散……”
    “你要长长久久地活着,平安顺遂,余生皆是欢喜。”
    公仪北辰注视着对方,神色柔和,眼中泛着清浅的笑意。
    “我会的,你也一样。”
    “愿你我岁岁常欢愉,万事顺意。”
    薛铭朗定定地望着他,脸上也重新挂上明媚的笑容。
    “我们一定会的。”
    他停了几秒,郑重其事地抬起头,一字一句地对公仪北辰说道:“我亦愿与你举案齐眉……”
    “如花似叶,岁岁年年,共占春风。”
    第399章 豪爽世子x谪仙国师19
    宁恒十三年夏。
    日夜奔至玉京城的公仪氿以及两位长老风尘仆仆而来。
    但他们三人委实算不得低调。
    东陵长老御剑而行,西玥长老骑着她的仙鹤紧随其后。
    公仪氿拎着拂尘飞在最前方。
    他们三人不似公仪北辰刚离开宗门那会儿还有闲情逸致地走走看看,全程不带停歇地赶至玉京。
    两男一女落入国师府中。
    这番异象也引起城中百姓的好奇,同时还有守城官兵也发现了。
    城门校尉将飞入城中国师府的三人及时上报了顶头上司,而那位统领也把情况报了上去。
    得知消息的楚屹轩神色微怔,垂眸看向留在太极殿中的风扬。
    “卫国公,你以为是哪三人?”
    风扬根据上报官员描述的三人形象得出了最终的结论,出列回道:“此三人当是国师的师父和师叔。”
    “御剑飞行者便是臣的授业恩师。”也是他此生最害怕的人。
    表面镇定的风扬恨不得脚底抹油,马不停蹄地溜之大吉。
    他最害怕四位长老里的前师父了,也就是东陵长老。
    要是被东陵长老看到他在,肯定会觉得是他带坏了小师弟,到时候铁定会提着剑来砍他。
    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。
    不是他不仗义,而是真的要命啊!
    襄王略带好奇地看着风扬。
    据他对风扬的了解来看,风扬这个反应特别像要溜的迹象。
    国师的师父师叔突然而至,何至于让他害怕成这个样子?
    薛铭朗同样想溜之大吉,不想再听朝臣们吵来吵去。
    他出列奏道:“陛下可否允臣提前离开太极殿前去瞧瞧情况?”
    坐在龙椅上的楚屹轩微微眯着眼,脑中已然想到国师对他的青睐,便准了薛铭朗的离去。
    “你去吧,朕派禁军随你同往。”
    薛铭朗还没做出反应,神色微变的风扬突然出声道:“陛下,不如由臣带领禁军前去一探究竟吧。”
    “哦,那便同去吧。”楚屹轩又点了几员武将陪风扬一起去,也让风扬默默地咬紧了牙关。
    “……微臣遵旨。”风扬快速离去,身后还跟着数名武将。
    薛铭朗同样跟在他的后面,但少年满心满眼装的都是爱人,根本没有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。
    可风扬却悄悄地捏紧了手指。
    他跟随陛下多年,太过了解楚屹轩这个举动的含义了。
    陛下怕是疑心小师弟了。
    也许是从小师弟率命灭掉北方蛮族和小师弟亲近襄王世子之日起,陛下就已经对小师弟起了疑心。
    他在心中叹了一声,帝王之心啊!
    帝位当真是容易摧食人心,连一个不沾实权的国师都要小心。
    也可能是因为国师之名太盛了。
    梁朝建立前,公仪北辰的仙人名声可以帮陛下笼络人心,让陛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灭周建国。
    梁朝建立后,公仪北辰的仙人名声确实起过稳定朝纲的作用,但随着时间推移却成为陛下的心头刺。
    没有哪个有抱负的帝王愿意让神权凌驾于皇权之上!
    风扬在精神上理解楚屹轩,但心理上却更偏心小师弟。
    虽然他怕被东陵长老揍,但也更怕小师弟会因陛下之举而难过伤怀。
    没有人比他更知道看似清冷孤傲的大梁国师到底有多么重情义,否则当初也不会那样帮他。
    风扬率众直奔国师府,其中多数是当今陛下的亲信。
    上千禁军和数位武将都是带着陛下的隐意前去探个究竟的,看看国师到底有没有其他的意思。
    ******
    国师府。
    公仪北辰站在屋外,抬眸望向离他越来越近的三个人。
    他弯起唇角,温声道:“师父师叔,好久不见了。”
    公仪氿刻意板起的脸在徒弟的笑容下重新缓和了下来,“徒儿,为师来了,你这些年过得好吗?”
    他上前两步,上上下下打量着站在自己眼前的白衣青年。
    “你长高了,也更沉稳了。”
    当初活泼明媚又爱调皮捣蛋的少年已经长成了足以独当一面的模样,让他既觉欣慰又是心疼。
    公仪北辰扯住师父的衣袖,像从前那般笑吟吟地看着他。
    “师父,我过得很好。”
    “我现在是大梁国师,很厉害的!”
    公仪氿含笑看向自己的徒弟,眼眸中满是对徒弟的包容。
    “我徒儿自然是最厉害的。”
    他像从前一样温柔地哄着小徒弟,即使公仪北辰在梁王朝再厉害,但在他眼里一直都是他的小徒弟。
    公仪北辰傲娇地扬了扬头,“我是师父唯一的弟子,在外行事当然不能丢了师父的脸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