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82章 公主殿下对范宁的感情
    不过。
    公主做不了什么。
    不代表范宁。
    范宁就在长安,只要他想做什么,还是能做出点来的。
    眼下缺盐,那范宁就让长安不缺盐,不就好了么。
    而且还不止长安,他可以让洛阳,以及周围许多州县,都缓解缺盐的问题。
    范宁在大官署里这么久,对各种食材来历也算是门清。
    比如大梁朝的盐,就只是单调的海盐。
    大梁朝目前对盐的提炼技术,就只限于海盐蒸晒。
    至于别的提炼方法,则一概不知。
    其实在长安周围,就有井盐。
    再远一点,还有湖盐。
    然而这些盐在大梁人眼里,都是有毒的废盐,吃了是会死人的。
    他们不会提纯制盐,但范宁会啊。
    因此,范宁就通过公主殿下曾经说过的秘密通信渠道,给她写了一封关于盐以及盐如何提取的信。
    范宁也曾想过,要不自己直接再开个盐场。
    但是眼下他的造纸作坊已经快要完成。
    一个普通人,如果只是偶尔有一些奇怪的方子,或许可以说是祖传或偶然得。
    但如果频繁且拿出的方子都是能改变现有技术格局的。
    范宁宁愿不拿出,也要保证自己小命。
    树大招风的道理,谁都懂。
    所以范宁便将自己这制盐的方子给了公主殿下,还请她别泄露自己。
    并且在书信的最后,写了自己之所以愿意献方。
    “是为公主分忧解难,献盐方之事,对公主有好处,对天下百姓也有好处,并希望公主将来可将盐价尽可能调低,体谅民生艰难。”
    信是以秘密方式,用最快的途径寄出。
    范宁不知道自己的建议,公主殿下会不会采纳。
    但以景鸾想辉煌大梁朝的思路看,她应当会采纳的。
    以特殊方式传递的信,在短短不到十天内,回信就到了范宁手上。
    一方面惊讶秘密信件渠道的神速,另一方面,范宁也对公主殿下的这番...
    呃...
    这番情谊真不知道是该感激好呢,还是该抗议。
    公主信上说,感谢范宁的办法,她已让人试过,简单有效可行,她替天下百姓感谢范宁。
    她目前是急需这份功劳,所以只能贪占范宁。
    今天这份隐秘之功,也会有让天下人知道范宁的那天。
    景贤的拉拢她已知道,对范宁的表现很满意。眼下又已到九月,距离科考只有一个月。
    所以综合以上,公主便在极短时间内,编撰了一本历代殿试策问集,连同信给了范宁。
    让他在这一月内潜心研学,争取在制举之时,能顺利释褐。
    范宁对公主这份回礼,是很满意的。
    他在简单翻阅之后,便发现。
    这本手抄本字迹不同,不算薄的一本书。
    里面大概有三十个不同的笔迹。
    书里按照时间顺序,把历代朝廷策问的问题及回答,都大致复述了出来。
    甚至还对出题者的意图以及想考察的目的,都做了些分析。
    想想信件来回路上的时间,以及编书从下令到写完编辑成册。
    范宁摸摸这本小册子,很怀疑这景鸾公主,很可能是把她身边所有幕僚都召集了来,下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