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37章
    目前根据警方掌握到的线索。
    在死者陈男男遇害前,与男友章羌共同租住的出租屋内,找到部分喷溅状血迹。
    章羌作案嫌疑大增,被警方重新传唤。
    但方惜亭还有疑惑:“现在凶器很难找到,指向性证据缺失。”
    “地板没有擦拭状血迹,说明死者一定是死在床上的。”
    “全身总共26刀,出血量极大,即便有婚纱裙摆做垫,床铺应该也会受到污染。”
    “但我们从房东口中得知,章羌当年退房,并没有替换和赔付新床垫的行为。”
    “且法医室明确告知,根据婚纱染血面积,可以判定出死者遇害时的整体出血量,超过1200毫升。”
    “血液通过刀部创口流出,大部分被做工繁琐的婚纱裙摆拦住,不至于弄脏床垫。”
    “但床单上多多少少都会蹭些痕迹。”
    “而有关这部分,留有死者被害遗迹的物品,凶手肯定想方设法都要丢掉的。”
    不然仅凭房间里几滴微不足道的血迹,留给章羌可辩驳的空间实在太大。
    且根据后续调查,在陈男男被害前后,章羌名下也并无代步车辆可以使用。
    如果他真是凶手。
    又要怎样才能做到掩人耳目地转移尸身?
    从案发现场租住地到乌鸦山后山抛尸点,近80km的路程,还得步行上下山。
    过程中需将受害人身着婚纱脱下,再分别以行李箱和编织袋分装包裹。
    扛着这么显眼的重物往荒郊野岭走,任谁都会觉得奇怪,且又极易引起陌生人的注目。
    事后案发风险度极高。
    难道是还有帮凶?
    方惜亭思绪顿住。
    办公室大门忽然被人敲响。
    “方副队,章羌已经到了。”
    “我们暂时请他到二楼审讯室内等待,但看那人的样子,情绪暴躁不太稳定,感觉很难配合。”
    方惜亭眼皮都懒得抬:“不配合就让他再多坐会儿。”
    静心养性。
    自己对付这些硬茬儿的经验多了去了。
    正好那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,方惜亭点进受害人的朋友圈。
    账号内容彻底停止更新的时间点,是在两年前的6.22日。
    而在此之前,陈男男平台动态发布频繁,各种45度角怼脸自拍,文案都是些没什么营养的网络热梗。
    通过大篇幅无关信息的翻找,上百张照片,夹杂在各种深夜emo的时间里。
    偶尔情绪浓郁,半小时内能发三条。
    其中出镜率最高的是成排的啤酒瓶,深夜的残月,以及夹住半支香烟的夸张美甲。
    方惜亭不厌其烦,耐心翻找。
    一张张往下拉去。
    终于不负所望,在边边角角的犄角旮旯地,找到一张陈男男的对镜自拍。
    方惜亭从照片构图的左上角,看到死者身后床铺里露出来的细微痕迹。
    是条橙黄色的碎花小床单。
    他连忙把照片放到最大,复原清晰度。
    又把查询到的结果发进工作群里。
    直到手旁60多页资料整理完毕,楼下工作人员才再折返告知。
    “刚刚喝了六杯茶,上了三趟厕所,应该是骂累了。”
    “这会儿趴在桌子上正睡午觉呢。”
    方惜亭看一眼时间:“让他再睡半小时。”
    随后又拿手机给谢序宁发短信:提审章羌,速回。
    男人那时带队在外,摸排案情。
    以受害人为圆心的社会关系调查组,及徘徊分散在乌鸦山藏尸点附近的物证信息侦查组。
    均在他的指挥下,井然有序进行工作。
    两人考虑的问题几乎一致。
    确认凶手既然存在如此缜密的抛尸行为,那么能够直接指向死者遇害的第一案发点。
    那条沾染死者大量血迹的床单。
    刚刚被方惜亭发现的橙黄色小碎花。
    一定就在这附近。
    谢序宁收到短信,知道对方没有因为被拖累受罚的事,和他计较生气。
    自己兀自揪紧的心绪,总算松懈下来。
    他这直来直去的性子很难改。
    但那时为了方惜亭,决心试一试。
    尤其经董局审批后的追责判罚,作为反面教材全局下达。
    谢某人看到方某人迅速回复邮件承认错误,却不回他信息,刻意生着闷气。
    一时间更是魂不守舍、焦躁难安。
    直到此刻手机“叮”声铃响,震动及时。
    谢序宁看到被置顶起来的【老婆】聊天框,亮了个红点儿。
    男人当即兴奋起来,举手示意。
    “兄弟们,加把劲儿。”
    “马上就能找到了。”
    待约定的半小时到达后。
    方惜亭准时前往审讯室,提审章羌。
    于恒跟上他:“不等谢副队吗?”
    方惜亭说:“不等。”
    睡了一觉的嫌疑人,精神又好起来。
    但没了喊喊叫叫的心思,只破罐破摔地瘫在椅子上。
    “阿sir,请问你们有事吗?”
    “没有证据,随意扣押无辜民众,可是犯法的。”
    方惜亭安静坐下。
    “没证据就不请你来了。”
    他把整理好的资料按顺序一页页翻出:“重新说说吧。”
    “在死者失踪前后。”